精神科醫師--馬洛,也算是個畫家,自小在康乃狄克長大,父母親皆為牧師,但思想卻頗為開通,馬洛對於與創造活動有關心理學很感興趣,特別是藝術工作者,像羅伯特這樣擁有才華的畫家所罹患的精神疾病,也因此,他曾想過把羅伯特的病例當成下篇論文的主題。
羅伯特是馬洛的朋友兼前同事--約翰轉介的一個病人,他入院的緣故是因為他企圖在國家畫廊裡持刀攻擊一幅畫而被捕。被捕時,他身上帶了一本素描本、一包舊舊的信,但除了只曾說:「我是為了她才那樣做的。」之後便始終沉默不語,而且不止是過了一天、兩天,甚至是過了十二個月之後,他還是沒有開口,在這段期間,他只是獨自面對著畫板,不斷地描繪著同一張面孔、同一個女人,他的前妻也不曾前來探視過他,事實上他根本沒有訪客。
宙斯不但是一位威嚴的天父,也是一位風流天神,他不但將愛注滿天界,也將之灑向人間,據說,斯巴達(Sparta)國王廷達瑞奧斯(Tyndareus)忘記向愛與美之神阿芙狄忒(Aphrodite)獻祭,女神憤怒無比,於是決定要報復。一天宙斯變成一隻美麗的天鵝在空中飛翔,愛與美之神便化作一隻鷹追逐他。宙斯被追得無處躲藏之際,突然發現一位女子獨自在洗澡,於是急中生智,飛向女子,而這位女子正是斯巴達的王后蕾妲(Leda)。蕾妲見一隻驚恐未定的美麗天鵝落在身邊,愛憐之情由然而升,情不自禁將天鵝攬入懷裡,但因為蕾妲當晚才與丈夫斯巴達國王同床,因此後來蕾妲就生下了兩對雙胞胎,一對是凡人之身的克黎坦妮絲、海倫,另一對是流著天神血液的卡司特、波里杜西斯。「蕾妲」這幅畫,即是取材於這個希臘神話,事實上羅伯特攻擊的那幅畫就是「蕾妲」,但羅伯特攻擊這幅畫的動機呢?難道是為了保護那個在天鵝羽翼下無助倒地的女孩?
面對羅伯特持續的緘默,馬洛無法從他口中得知任何端倪,他既束手無策也感到挫敗及惱怒,他逐而踏出精神醫師固有的框臼,試圖找尋羅伯特過往的世界,他首先前往綠丘鎮與羅伯特前妻--凱特晤談,並輾轉從凱特口中得知羅伯特的另一個女人瑪麗,馬洛從羅伯特愛過的女人,深入羅伯特過往的生活,讓他更明瞭羅伯特對藝術的那份執拗;另一方面,透過羅伯特隨身帶著的那捆舊信,十九世紀末期的法國生活景像躍然於眼前,書信的署名是碧翠絲及她丈夫的伯父奧利維耶,書信內容隱約透露著碧翠絲與奧利維耶之間超越塵俗的忘年之愛。馬洛奔走於美國數座城市,甚至遠至法國海邊的小城鎮,只為了拼湊這些片段…到底羅伯特畫中的女人是誰?是真有其人嗎?還是只是他自己的想像?而他隨身攜帶的那捆舊信件,又與他畫中的女人有什麼關係?隨著探索羅伯特內心世界的步伐,馬洛自己井然有序的生活也因而起了一些變化。
主角之一的馬洛,在這部作品中是做為一個述事者的角色,馬洛身上融合了罕見的科學家與藝術家特質,或許正因為他本身是精神科醫師,卻又熱愛藝術之故,因此在他底子裡似乎能夠了解這類藝術工作者所罹患的精神病症,但自己卻清楚該如何保持正常的精神狀態,他喜歡秩序及邏輯,或許這沿自於父母親的職業及性格,但顯然的這已成為他的生活支柱,所以他並不在意獨居或長時間工作,由這些細節可看出筆者在構思整部作品時,也將馬洛的身世背景、人格特質都安排的很有邏輯性。
這本書讀起來並不讓人覺得澎湃洶湧抑或情節緊湊,反倒予人一種像是娓娓道來的細訴感,整部作品可以說是一個案例的回顧,也就是精神醫師馬洛的案例回顧,因此想當然耳,關於碧翠絲與奧利維耶在十九世紀當時的生活景像與情節,部分是馬洛透過那捆舊信件的拼湊與個人的想像,這點筆者甚至也寫在整部作品即將揭開序幕之前,此外很特別的是在讀這部作品時,讓Jess也彷彿正在端看著一幅幅的畫作,筆者似乎在各個場景的顏色、光影變幻描繪上特別下了功夫,甚至對於人物的器官,如:瞳孔、髮色、肌膚在光影下變化的細節描寫也饒富生趣,也許是這部作品本身即是以藝術作為一個藍本為出發吧!因此筆者也用心著墨於繪畫時極為重要的元素--光影技巧。
雖然並沒有澎湃及緊湊的情節,但整部作品透過筆者細膩的筆觸,在巧妙構思的情節緩慢的推引之下,馬洛找尋的問題,雖始終未在文中以明確的字彙解謎,但卻在文末收筆前逐漸給予讀者清明、豁然開朗之喜悅感。
作者:伊麗莎白.柯斯托娃(Elizabeth Kostova)
畢業於耶魯大學,已取得密西根大學藝術碩士學位,並獲得密西根大學所頒發的「霍普伍德獎」(Hopwood Award),她的處女作是《歷史學家》曾獲得2005年Book Sense年度選書,以及鵝毛筆年度最搶眼新人獎,電影版權也已售出,即將開拍;《天鵝賊》是伊麗莎白.柯斯托娃睽違五年的第二本著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