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知道為什麼?只是突然有一天就迷上作皂....“一些些冒險犯難的精神+期待皂化過程的小焦慮”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....
持續、緩慢、製皂中...沒作品時,整理整理過去或現在出走的紀錄,當成自己的回憶錄;或者把看過、挺有感覺的書分享分享心得...還沒設置留言版,如果有話想跟Jess說的,任何一篇文章下面回應,Jess都看得到哦~


2011/09/06

《花蓮》錐麓古道‧大理石峭壁上的掌紋(上)

DSC_0356
這條橫亙在天際的道路,就像鐫刻在大理石峭壁上的一條掌紋,悲愴的血淚歷史,與碎石上太魯閣族人淌下的血汗,我走在錐麓古道上,這些動容的印記一直在腦中盤旋。


我們以慈母橋登山口為起點→錐麓駐在所→斷崖駐在所→巴達崗→燕子口(歷時5個小時半)

早上8:20太陽已照射在溪谷的那側,考慮到這趟錐麓古道行從慈母橋走到燕子口,屆時從燕子口出山之後,若還得步行回慈母橋的話....還得了,於是出發前我們先將一輛歐兜麥騎去丟在燕子口,出山後就可利用那輛歐兜麥騎回慈母橋。

深壑的溪谷像把利刃劃過山脈,溪谷兩側山壁扶搖直上,此處山谷景觀蘶然壯麗。這條路咱們來來回回的騎了好幾趟,在非假日晨間,中橫公路上車輛零星,與過往車來車往的印象迥異,偶爾聽見從幽深山谷裡傳來鳥兒啼叫的聲音,突然很enjoy那種彷彿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,雖然稱不上什麼風馳電掣,但那種忘我的境地,讓我在渾然不覺中越騎越快。
DSC_0183

位在慈母亭後方的錐麓古道口,這裡沒有管理員看守及檢查入山證,但並不代表就不用遵守規定喔!辦理入山證是必需的,除為了維護保存古道而管制入山人數,也是為了自身安全考量,在燕子口出口處會有管理人逐一核對當日入山人員名單,因此切記要將入山證投入信箱內。看到小信箱了嗎?記得把入山證投入信箱再出發喔。
DSC_0189

8:54 我們終於展開錐麓古道之旅,看到了標示牌嗎?往燕子口10.3k...
DSC_0195

路上遇到的人面蜘蛛Nephila pilipes屬長腳蛛科Tetragnathidae,前胸背板上有類似人臉圖案因而得名。
DSC_0197

回頭望慈母橋,此時方見慈母橋在群山狹谷包圍中兀立。
DSC_0198

Jess在路上的岩壁間發現這種植物,回來查了之後才知道他就是東方狗脊蕨,這種蕨類經常生長在溪谷或河岸邊的岩壁上,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,他具有兩種繁殖方式,其中一種就是照片裡看到在葉面上附著的許多不定芽,這不定芽成熟後就或脫落、繁衍,很可愛就像背著很多小小孩在背上一樣,但猛一看也有點~噁(冏)。
DSC_0199

才開始走沒多久,尚難掩心中雀躍,於是沿路就一直拍照。後來整整走了五個小時半,綺還宣稱說我們其實有大半時間在照像,沒那誇張啦~是有一直照沒錯,但沒到那地步吧!

9:02 立霧溪支流荖西溪床徒步約200公尺的路。溪床上各式各樣的嶙峋峻石遍佈,這石頭真是有夠巨大的,形態各異、顏色由白色及灰色階調配,以無窮的歲月加上洗練刻畫而成。
DSC_0203

荖西溪床上的白色巨石圍成的小水潭,如此巧奪天工、渾然天成,洗淨般的潔白大石與清澈見底的碧綠溪水,就好像人間仙境般教人著迷。
DSC_0206

DSC_0207

9:09 從一石頭縫穿過。
DSC_0208

專注地留心每個腳步的Jess,很有遠見的保留體力,打開始在荖西溪床時,冰叫我爬到大石頭照相我就不理她...最後也證實如此,哈哈哈!要是一開始就把體力耗費在爬上爬下照相,搞不好最後走不完全程。

相互交纏的樹藤。
DSC_0217

不知已傾倒多久的大樹。
DSC_0218

9:32 來到台電的隧道口,很開心的把準備好的手電筒拿出來,因為終於派上用場,結果...>//<隧道很短,進去不久就可以看到另一端出口的亮光,此時...Jess內心充滿狐疑,難道手電筒不是要用在這裡?莫非古道還有別的隧道需要用到手電筒?
DSC_0221

9:38 標示牌寫著往錐麓駐在所3.7K
樹上有一隻黑黑的毛毛蟲,他蠕動爬行的模樣吸引了我。
DSC_0224

約經過1公里的急升坡,以及之後的續升路段,總計約2.5公里的上坡,耗費了我們許多體力,我們的自信心在此受到嚴厲的考驗。
DSC_0231

這步道雖然不是一般遊客的觀光步道,但步道設施維護的很好,比較難行的路段皆有拉上繩索,方便登山客攀附行走。
↓錐麓步道所使用的繩索。
DSC_0230

隱身於叢林間行走一段路程之後,從林蔭枝葉中倏然顯現,遠處群山與藍天白雲相襯,形成一幅美麗之山景。
DSC_0232

走在錐麓古道裡,彷彿置身蓊鬱原始的林間,沒有人工化的開鑿景觀,你會突然的恍惚前面的路該往哪走才是?但只消你再往前踏一步、兩步,路就在你腳下。
DSC_0235

10:06 走了一個小時,來到一處右側是類似駁崁的路段,路其實不並小,但為安全起見,仍設有繩索,此時不明所以,心裡想著:這裡該不會就是所謂的斷崖?晴空萬里,淨白的雲朵飄忽在山巒之間,而我們則是隱身林間的拓荒者。
DSC_0238

10:09 出現挑戰。
DSC_0242

像風景畫。
DSC_0243

層層山巒連綿至天際。
DSC_0244

這段路面落石散落,得小心腳步。
DSC_0245

10:14 行至此崖,挺高的,往下看會讓人腳底癢癢,把相機微微探出崖頂,照一張鳥瞰立霧溪的相片。
DSC_0247

就這了吧~我們三人當下一致認為,所謂的斷崖指的就是這了吧?!因為誤以為這裡就是所謂的斷崖,所以在這停留好些時間,照了很多相片。這是繞到路前回過頭來照的,人超小一隻,不過這樣子才顯得出--大自然的浩瀚。
DSC_0250

冰很好笑,瞧見相片中央斷崖邊上有個蹲在那的人影嗎?是滴...那是冰,因為她有懼高症,所以不敢站起來...話說你站在崖邊,蹲著跟站著的差別在哪?
DSC_0252

聽著耳邊風聲簫簫,就好似大自然在呼喚著我們...ps.走了老半天,真的就我們三個呀。在這裡時我們三個很開心,因為那時以為這就是斷崖~一點都不可怕嘛~只是大家把鏡頭調一調取景,弄得很可怕的樣子。
DSC_0258

經過這趟,我又發現...鏡頭夠不夠長,效果就差在這了,照不出實際所見的那種雄偉的氣魄。
DSC_0261

前行不久竟發現,此處又較前處更險峻哪~剛才那裡實在是算不了什麼......立霧溪在腳下蜿蜒而過。
DSC_0264

但因為沒膽把頭伸出去,所以也照不出那種山谷落差的感覺,生命可貴呀~還是別為了一張照片做傻事。(完完全全被小冠給感濡了)
DSC_0265

路--似若在大理石壁上刻鑿畫出的一條深紋,教人難以想像這條道路過去是如何開鑿的。(註:這照片上裡有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小黑點,就是冰,誰叫他穿得黑麻麻啦~)
DSC_0266

話說這路段看起來險象環生,但說真的,其實~還好。真的,相信Jess,我跟綺都只是假裝很可怕而已。
遠看就像是嵌在山壁上的道路。
DSC_0271

10:30 終於我跟綺的無里頭事蹟告一段落,人家冰早就不曉得走到哪去了(因為看不下去,哈哈),接著我們來到這落石區段。這段真的很可怕,若非是沿著碎石坡上已設置那些攀登的繩索,我相信登山客行經至此都會覺得路盡。
DSC_0282

炙陽當空,但風在耳邊厲聲囂哮著,腳底踏的盡是碎石,而深壑的溪谷也在...腳下。咱們就從下面這堆、坡度陡峻到你看都看不見的碎石堆裡往上爬,我跟綺還在落石堆裡奮戰時,冰已經在頂上喘息了,一面對我們喚著小心腳步。
DSC_0284

這個時節,青翠色的植被披覆在堅硬的灰石岩上,顯出崢嶸的景象,我不禁懷想著這裡四季的景象。
DSC_0285

立霧溪谷好像無所不在的在我們腳底徘徊。
照片 093

DSC_0288

10:37 才剛從落石堆爬上來,又開始往下。
岩縫裡的耳挖草,別名韓信草、印度黃芩,生在山野及中海拔以下的山區,這耳挖草可當做草藥喔,拔全草洗淨鮮用或曬乾都可,味辛、微苦、性平,可清熱平肝、活血散瘀、涼血止血、解毒消腫。外用可治跌打損傷、外傷出血、皮膚搔癢、毒蛇咬傷、蜂蟲螫傷及疔瘡腫毒。沒想到這小小的一株竟有著這麼多的功效。
DSC_0296

小心!!像這樣往下的路,更是挑戰你的手、腳協調性,還有...鞋子的抓地力。Jess的那雙運動鞋走完錐麓古道之後,膠底就脫落了幾片(其實出發前就有點鬆脫了),後來索幸就留在莫內的拉幾筒了。
DSC_0299

10:54 滿遍山谷的白色雪花,迎著陽光飄散,由於數量真的很多,我們不禁被這景像震懾而停下腳步。
DSC_0301

昭和草(Crassocephalum rabens)是極富日本風的植物名稱,傳說當年日本為提供在台日軍食糧,利用飛機自空中撒下種子繁衍而成的。昭和草是菊科(Compositae)植物,他的果實(瘦果)成熟時,花萼會變態成白色的「 冠毛」而展開,只要藉由微風便會四處飛散傳播,由於昭和草適應力強,因此能大量繁衍,鄉野間處處都可見到它的身影。

昭和草全草有健脾消腫、清熱解毒、行氣利尿之效,能治感冒發熱、脾虛浮腫、消化不良、高血壓、乳腺炎、水腫等症。除此,昭和草可做野菜充饑,因而又名為饑荒草、救荒草或神仙菜,蘭嶼人則依葉形而稱之飛機草,其草質柔軟美味多汁,是野菜中之上品,味道有點像茼蒿,故有「山茼蒿」之稱。採未開花的嫩莖炒肉絲,風味絕佳。他跟一般蔬菜相同,能消積通便,取全草搗汁加蜜,內服可治腹痛,外用取其鮮葉配上咸豐草,搗敷患處可治腫毒。
DSC_0304

原來我一直把蒲公英、昭和草、咸豐草全混做是一種了,以前常聽人家講的恰(蕭)查某其實是咸豐草。

11:03 行經一木棧橋。
DSC_0307

我們偶爾隱蔽在叢林間穿梭行進,時而在裸露的碎石堆上爬升,或在乾溝、芒草間攀附行走...有時我們放聲訴說著彼此的生活鎖事、有時卻又全然地靜寂。

經過修繕的古道,木棧橋、鐵梯等設施都設置得很完善,過去險象環生的獨木橋已不再。
DSC_0311

一傾斜半倒的樹幹就這麼橫亙在小徑上方,樹枝形似包覆狀。
DSC_0314

經過2個半小時頃,第一個景點--錐麓駐在所終於快到了。冰說等等我們在錐麓駐在所喝個咖啡、吃個午餐再出發...會不會想太多?誰會扛著咖啡上山來賣我們阿?

又通過一碎石堆。
DSC_0316

11:40 錐麓駐在所終於到了,可是連個遺跡都沒見到,如今只遺有一平整台地在那。
DSC_0318

1914年太魯閣之役後,日為鞏固其統治勢力,在太魯閣地區共設置42處警察駐在所,派四、五百名警察從事撫育和監督工作,同時在各駐在所設立「蕃童教育所」,由日警負責教授簡單日語。而錐麓古道沿線就設有4個警察駐在所(巴達岡、斷崖、錐麓、合流),1914年設立的錐麓駐在所為其一,主要是為維護旅客安全及道路暢通。

在錐麓駐在所算是我們正式第一次休息,卸下行囊拿出水跟早餐的水煮蛋來,咱們的午餐就是水煮蛋+開水。

這塊台地林蔭扶疏,位於海拔760公尺,向西展望極佳,往外看去群山裊裊,可遠眺合歡群峰、畢祿山區。
DSC_0321

DSC_0326

--待續--

1 則留言:

  1. 三位美女~真是太厲害了~佩服佩服!!最後一張感覺好棒!!

    回覆刪除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